2016年学校行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提高质量、内涵发展”主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科技创新为主攻方向、以学科建设为有效抓手、以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高质量完成“十三五”规划编制,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努力走出内涵式发展新路,为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撑。
一、立足国家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高质量编制好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
我校“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要以《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山西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为引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完成。
1.对标一流,加快推进,努力向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迈进。要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切实做好建设“双一流”的路径谋划和措施保障。到2020年,4-5个学科达到国内一流,1-2个学科问鼎世界一流;到2030年,有10个以上学科达到国内一流,4-5个学科达到世界一流,学校成为国内一流大学,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50名。
2.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做好总体规划和分规划。要围绕“打造一流师资、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学科、创新一流成果、传承优秀文化、推进国际合作、深化综合改革、强化综合保障”等八项重点内容,进一步梳理、调整和明确今后发展的关键、重点,找准和细化“十三五”期间发展的着力点、关键点,高质量完成“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二、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提升办学质量,为区域和行业发展提供人才技术支持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年、起步年,更是学校各项事业负重赶超、爬坡越坎的重要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既要矢志不渝坚持内涵发展、提升办学质量,更要努力挤进行业、跨出省界,为区域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壮大,提供坚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
(一)坚持学科建设龙头地位,为争创世界一流目标奠定基础
要认真对照“双一流”建设标准,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方向、突出建设重点、创新组织模式,打造亮点特色。
1.凝练方向,调整优化学科结构。紧跟国家“双一流”建设步伐,启动我校相关工作,明确建设目标和发展任务,广泛论证,科学调整,促进优化。同时,学科建设要有所侧重,对管理等学科加强建设,确保其顺利通过评估;培育新兴学科和新增博士点学科。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完善学科评估机制,找出存在不足,提出整改措施。
2.以评促建,积极申报省级计划。紧紧抓住我省组织实施“学科攀升计划”和“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的机遇,加大学科建设力度,加快推进,科学遴选,积极申报,力争3-4个学科成功入选省级“学科攀升计划”和“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
3.以点带面,组织实施校内计划。学科建设要树立和强化梯队概念,组织实施校内的“学科攀升计划”和“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遴选,夯实学科根基,凝练学科方向,2016年力争遴选6-8个校级学科予以重点支持。
4.改革学科建设资源配置机制。按照学科发展规律,建立分类管理办法、绩效评价体系及资源配置管理办法。
(二)坚持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第一要务,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加快构建集使命教育、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国内一流、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2016年的预期目标是:力争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以上、省级慕课10门以上、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0项以上,出版新教材5部以上,力争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力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30项以上,其中国家级项目15项; 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7项,其中国家级1项。
1.狠抓卓越计划、协同育人行动计划实施和审核评估、工程教育专业评估认证。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完成2016版培养计划编制和5个“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试点专业的验收工作;积极申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探索与行业企业共建协同育人开放共享实践基地,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抓紧抓实机械、材料成型、计算机等三个已通过认证专业的整改,准备接受第二次认证;推动安全、化工工艺等两个专业申请认证,支持采矿工程专业通过认证。
2.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基础教学。要以筹建基础学院为抓手,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强化集中管理,有效提高我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质量。全面推进核心基础课程建设,配强任课教师,完善基础实验条件,改革教学方法,注重过程考核,推进试题库建设,落实教考分离;夯实本科教育基础,实现固本强基目标。注重推行外教讲授公共外语等课程,切实增加全英语授课的基础课、专业课数量。
3.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功能。要认真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规划(2016-2020年)》,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形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引领、其他相关学科为补充的思想政治理论学科体系,使思政课教育成为立德树人的有效抓手,不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激发出广大学生奋发有为的斗志。
4.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要理顺创新创业教育的体制机制,切实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使之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在校大学生的全覆盖;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发开设纳入学分管理的创新创业课程,探索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继续深入实施“生涯导航教育计划”,拓展新领域,打造新平台,力争入选创新创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力争获批10个省级学科竞赛项目资助,争取至少1项国家级重大赛事一等奖;加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的建设力度,营造全员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5.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要启动全校范围的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完善现有课程体系,满足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培养需求;深化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积极推行外教授课,每年新增2门课程全英文授课;制定分学科学位授予标准;争取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综合改革试点资格,促进优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6.创新学生管理工作。要通过筹建基础学院,在一年级或一、二年级学生中探索集中管理新模式。构建和完善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基础、智库治理为引领的网络育人体系,着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以教育部修订《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为契机,加快推进学生工作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推动学生工作科学高效运转,并依托数字化平台开展课题研究和大数据应用,为学生教育管理和人才培养提供对策性建议。
7.提升招生就业工作质量。要科学编制招生计划,适度增加研究生和不同类别本科生招收数量;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努力争取“综合评价录取”资质,努力为学校争取优质生源。在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率的同时,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加大就业市场建设力度,引导高校毕业生到相关行业主导企业的核心岗位就业,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8.创新软件专门人才培养模式。“互联网+”时代需要大量的高端软件人才,要继续落实好软件工程专业“3+1”和“2+1+1”培养模式,以及4个方向的各项具体工作,重点抓好课程、实验、实习和实训等环节,提高软件专门人才培养水平,为国内IT行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9.强化独立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独立学院要继续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任务,以内涵建设为着力点,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支撑,以强化日常管理为抓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工作效能。
10.持续推进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延伸和拓展,要以特色和高端为引领,突出品牌意识,强化品牌管理,严明对各层次继续教育的监督,确保教学质量,努力为学校增加新的效益。
(三)坚持科技创新,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行业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坚决执行国家和我省“十三五”规划中关于创新发展的决策部署,确定科研主攻方向,争创行业一流成果,为山西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一流贡献。2016年我校科研工作的主要指标是:发表1000篇高水平SCI学术论文,保持ESI高被引论文数量持续增长;授权350件国家发明专利;获批国家基金数量超过120项;科研总经费力争达到2亿元,其中纵向项目经费达到1.2亿元、横向项目经费争取达到8000万元。
1. 重视发挥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要以国家建立完善高校基础研究稳定支持机制、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机制和推进科技评价改革为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坚持科技强校,大力营造宽松的创新氛围,重视发挥绩效管理的杠杆作用,出台系列激励措施,以提振信心、释放活力。2016年,要制定出台《纵向项目间接经费管理办法》、《横向科研项目与经费管理办法》、《深化校企校地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方案》、《科研机构管理办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以充分调动科研人员创新创造的热情和积极性。
2.大力推进协同创新。要围绕国家“五大发展”理念,结合山西“六大发展”战略,坚持“三个面向”,推进协同创新。要抢抓教育部“持续推进‘2011计划’取得实效”的时机,紧密结合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关键共性问题,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全力以赴争取山西省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建设项目的突破,为冲击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打好基础;同时,要培育和认定6-8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加强对现有两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的支持与管理,实现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梯队化。
3.优化科技服务社会布局。要继续加强与省内外行业领军企业的战略合作,拓宽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要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狠抓煤炭加工转化科技创新”、“高度重视煤炭伴生资源价值”和“重视抓好甲醇汽车生产和推广应用”的决策部署,加大煤炭深加工利用、煤矿高效安全开采和甲醇发动机等方面的研发力度,为山西做好“煤”文章做出新贡献;重视和加强人文社科科技管理工作,打造服务地方决策的智库平台;加强领导,争取获批保密资质认证。
4.启动科技“四大工程”。2016年,学校要着眼于大团队、大项目、大平台建设需要,启动国家科技平台培育工程、国家团队培育工程、国家级科技奖培育工程及校公共平台建设工程。加强对现有重点实验室的支持与管理,推动现有科研平台的升级,在明向校区重点建设两个省内一流的科研平台;积极组织力量承担山西省围绕产业链设计的重大科研项目,开放校内非实体科研机构的审批,培育与建设各类科研团队与基地。
5.创建服务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智库。2016年,学校将有效彰显新老校区办学优势,启动智库服务战略,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人文社科研究,积极参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制定,充分发挥政府决策的智囊作用。
(四)坚持人才强校,打造一流师资队伍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是建设“双一流”的必然要求,更是我校不断发展壮大的现实需要。2016年,学校要继续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的人才工作理念,努力构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勇于创新的人才队伍。
1.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2016年,学校将在引进高端人才方面继续加大投入,科学调整引才计划,着力优化人才结构,保持增量,提高质量,加快构建高端人才引进“一事一议”、“一人一议”制度体系,力争全职引进千人计划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杰青、长江学者等高端人才。
2.加大高端人才培养力度。在大力引进高端人才的同时,还要立足于本土培养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杰青和长江学者等高端人才;不断加大青年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的培养力度,促进新生力量快速成长。2016年,学校将在高端领军人才培养和青年教师出国进修等方面切实加大投入。同时将启动专职科研队伍(包括博士后、新引进的青年教师以及承担项目数量多的团队)建设,鼓励支持承担国家级项目的新引进青年教师承担研究生指导任务,加速其健康成长。
3.加强岗位和教师分类管理。要进一步完善岗位分类管理和教师分类管理,制定完善科技编制管理办法和创新人才评价机制,促进人员合理流动和动态调整,有效解决人浮于事、比例失调、管理失范等问题。
4.深化绩效分配制度改革。2016年,学校要出台和实施新的《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建立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以充分发挥绩效奖励的激励导向作用。要坚持重心下移,将绩效考核的更多权力下放至学院,以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坚持国际视野,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
要认真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在加速国际化进程、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方面出台有力举措,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
1.加强国际化优秀人才引进培养。切实做好外国文教专家的聘请管理和服务工作,通过营造良好的国际化教学科研环境,增强对外籍优秀教师和高水平留学生的吸引力,有效地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融合到教学科研全过程。
2.加强国际协同创新。积极参与或牵头组织国际和区域性重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推进与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所、企业在高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科研开发平台共建等方面的实质性合作。加强孔子学院建设,传承创新中华优秀文化。
三、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和依法治校,引领、保障学校事业科学发展
2016年,是学校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重要攻坚阶段。要继续坚持以改革的精神、法治的思维和创新的举措,推进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章程实施的监督机制,激发办学活力,催生内在动力,引领和保障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
1.推进校院两级管理。要着眼于构建学校宏观调控、学院自主办学的运行机制,以降低管理重心、下放管理权力、调整管理跨度、规范管理行为、实现“责权利”下放统一为核心,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系,激发各级组织活力,促进学科整合发展,提高整体办学效能。同时,要加速推进软件学院和现代科技学院的改制建设,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使其步入国内同类院校高端行列。
2.引深资源配置模式改革。一是要广开财源,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广泛筹集教育经费;二是要加强财务管理,以问题为导向,完善财务制度,规范业务流程,严格财务监督。全面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强化财务管理功能;三是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资源整体使用效能。严明国有资产出租和对外合资合作管理,规范政府采购及招投标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3.打造新校区新亮点新名片。一是要探索和实践明向校区管委会实体化运行的模式,提高明向校区的整体管理效能和保障水平,有效盘活办学资源,提高办学效益;二是要大力支持入驻新校区的新兴学科,着力打造高校新区有理工特色、有转化前景的新名片,力争在大数据研发、微纳测控、光电信息以及环工、经管、政法、艺术等领域形成3-4个新亮点;三是支持我校的人文社科类专业,主动对接文化强省战略需求,充分挖掘新校区雄厚办学资源,搭建百年老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载体、新平台。
4.严格规范内部审计监督。要继续健全和完善审计各项制度,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审计能力,做好学校财务预决算、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校办企业经济实体、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基建维修工程项目竣工结算等的审计工作。
5.重视和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文化建设,以大学章程为基本遵循,树立太原理工品牌意识,营造具有太原理工特质的大学文化氛围,不断提升学生文化素质、教师文化素养和学校文化品位。
6.大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着眼于落实省委巡视整改意见、提高校务运转效率,2016年要实现和推广通过网络办理报账、签批流转文件、考勤等,同时促进OA办公自动化系统APP落地,建立健全高效严格的管理体制机制。
7.进一步引深“平安校园”建设。2016年,要继续把安全能力建设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切实强化安全管理,创新完善人防物防技防各项举措,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作为理工科院校,特别要重视和加强实验室安全和监管,确保校园和谐稳定。
8.稳步推进基本建设。2016年,要进一步强化基本建设管理,按时高质量完成新校区各项建设任务,全力推进柏林校区安置房和明向校区周转房建设。
9.提升后勤保障服务精细化水平。要有效整合现有后勤资源,完成新校区节能监管平台延伸建设和整体系统的扩容升级改造,进一步落实巡视整改要求,切实解决反映较为集中的教职工用餐、通勤车、休息场所等问题,不断提升后勤保障服务的精细化水平。
10.增设新的机构。一是成立教师发展中心,有效整合师资培训、教学研究与质量监控等职能,切实做好教师发展、教学理论研究、青年教师教学培训和社会服务等工作;二是成立测试与分析中心,通过集中建设、规范管理,实现大型仪器共享,提供服务平台和大数据支持;三是成立发展规划处(部),受学校党委和行政双重领导,主要承担编制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修订学校章程、分析学校综合信息统计数据、编制学校年度事业发展报告,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高质量、建设性、可操作的研究报告、方案设计、政策建议或决策咨询等职能。
11.改进工作作风。学校要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上下大力气,建立健全高效严格的管理体制机制,实现以机关带全校、以作风带教风、以教风带学风的良性循坏,切实振奋师生精神面貌,不断提高整体办学效能。学校已经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劳动纪律和改进工作作风的意见,2016年要切实加大督促检查力度。
12.尊重和发挥离退休老同志的作用。离退休老同志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促进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资源。2016年,要继续认真落实好离退休人员的政治和生活待遇,积极组织离退休老同志和老年组织为学校推进“双一流”建设献计献策;组织好老年人活动,办好老年大学,做好关工委工作,使广大离退休老同志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13.凝聚校友力量支持母校建设。2016年,是太原理工大学建校114周年,要组织开展好校庆相关纪念活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校友会组织建设,切实为海内外校友搭建广阔畅通的交流交往平台。要围绕学校中心大局,做好教育发展基金会筹备工作,力争年内获批,为学校健康快速发展汇聚新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