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本站首页 信息公开指南 依申请公开 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制度
信息公开目录
一、基本信息
二、招生考试信息
三、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
四、人事师资信息
五、教学质量信息
六、学生管理服务信息
七、学风建设信息
八、学位、学科信息
九、对外交流与合作信息
十、其他
信息公开受理
部门:太原理工大学党政办公室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
电话:0351-3176111
邮编:030024
E-Mail:dangbanxiaoban@tyut.edu.cn

信息公开监督投诉
部门:驻太原理工大学纪检监察组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
电话:0351-3176031
邮编:030024
E-Mail:xfjb@tyut.edu.cn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信息公开目录 > 一、基本信息 > 学校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 > 正文
太原理工大学“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2017-06-22 22:06:43] 阅读次数:[]

   (2016年6月25日太原理工大学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通过;2016年6月27日山西省教育厅予以备案;2016年12月2日中共太原理工大学第二届第六次党委常委会议核准发布。)
    前  言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是我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一个指引、两手硬”重大思路和要求的重要时期。为加快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建设一流学科、推进内涵式发展,将我校建设成为高水平、国际化、创新型大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山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十二五”建设成就
   (一)学校发展现状
    太原理工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占地面积3201亩,公共校舍建筑面积121万平方米;教职工3682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30000名,硕士研究生近5000名、博士研究生700余名;79个本科专业,123个二级硕士点,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51个二级博士点,1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国家重点学科,15个省重点学科,10个省重点建设学科,1个省重点扶持学科;1个国家科技部创新团队,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发改委与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0个省重点实验室,12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山西省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科技成果奖41项,国家教学成果奖6项。
   (二)“十二五”建设成就
    学科建设实现新提升。按照“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强化特色、兼顾文理”建设原则,学科特色和优势更加明显,工科继续保持领先地位,理科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取得长足进步。重点建设了2个优势重点学科,8个特色重点学科,其中5个学科在2014年省中期检查中被评为优秀;校内重点支持了8个理工类、4个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项目;各类学科建设经费投入达2.01亿元。工程学学科、材料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2个一级学科进入全国前30%。2015年山西省重点学科评估中,4个省重点学科、2个省重点建设学科被评为优秀,1个重点扶持学科被评为特优。
    创新人才培养取得新成效。一方面,本科教学成效显著。不断调整优化专业设置,推动本科专业评估和工程专业认证;积极探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科技创新实验班”“协同育人计划”菁英班、国内外校际交流培养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新增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7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3项、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13部。另一方面,研究生培养质量明显提升。实施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改革等三项改革措施;全面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推进校企、校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积极实施优质生源计划,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探索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篇,省优博士学位论文44篇,新增11个山西省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
    科学研究实现新突破。科研项目和成果显著增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数量连续三年超过100项,蝉联省属高校第一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SCI论文数由2011年321篇提高到2015年956篇,ESI高被引论文数量由3篇增加到12篇,1名学者被评为省内5名高被引学者之一;新增省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省高校优秀创新团队3个,省科技创新团队13个;科研经费显著增长,2011年纵向项目进账经费为5415万元,到2015年纵向经费达到10414万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居全省高校第一;耐高温改性研发的聚苯硫醚纤维、劣质粉煤制球化结构型煤、氯乙酸生产技术等多项重大科研成果成功转化为生产技术,应用到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生产之中,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师资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坚持推进“人才强校”工程,不断改善人才引育环境,教师队伍素质、结构、能力实现大幅提升。师资结构明显优化,引进与培养的博士及其他尖端人才达到1090名,教师总数占教职工总数由47.2%上升至55.9%,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296名,占教师总数的14.4%;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898名,占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43.6%,具有博士以上学位者1146名,占到全校教师总数的55.7%;师资水平进一步提高,引进双聘院士13名、国家“千人计划”青年人才1名、山西省“百人计划”人选79名,新增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万人计划”创新领军人才3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8名,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国家级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名。
    国际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留学人次显著增加,接受留学生人数和质量逐步提高,共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36名,孔子学院奖学金留学生107名,自费生31名,其中学历生39名,实现了学历生零的突破。校际、校企合作交流和国际科技合作更富成效,累计派出263人/次专任教师赴境外83所高校、科研机构短期出国考察、交流访学、合作研究、参加国际会议,派出241名本科生、近百名研究生赴境外高校交换学习、合作科研,举办5次国际会议,承办了“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获批国际合作项目40余项。引进境外智力工作成效明显,共聘请41人/次语言类外籍教师,累计聘请专业课外教5名,引进巴西国家科学院院士(双聘)1名、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端外国专家”4名,邀请了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100余名世界著名学者、2000余名科技专家来校讲学、开展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并从中聘请了90名“客座教授”。中外合作办学扎实推进,与75所海外高校新签或续签校际合作交流协议(谅解备忘录),扩大了两所孔子学院的办学规模。
    办学条件实现新跨越。完成明向校区2278亩土地的征地、拆迁,竣工建筑面积65.6万平方米,占规划总面积的80%;大型仪器设备数量和质量明显改善,目前10万元以上仪器1283台件,设备总值近7亿元;图书文献信息资源保障能力得到提升,拥有数据库60余个、自建数据库4个,建筑面积6万多平米的新图书馆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数字化校园建设成效显著,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完成,数字化校园一期项目建设完成并上线,完成了“三平台一标准的建设”,二期项目建设已经启动。落实节能降耗工程,2015年比2010年水、电消耗量没有净增加,完成住宅建筑节能改造26.56万平方米;完成水、电、暖管网等改造10.4千米;完成教学楼、实验室、学生公寓修缮改造12万平方米,道路硬化、绿化18万余平方米。
    二、“十三五”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十三五”发展面临的挑战
    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建设,学校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但是,与国内外一流大学相比,我校在优势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管理制度和学术环境建设等方面仍然面临挑战。主要表现在:
    人才资源制约。人才结构和学科分布不均衡,对工科的支撑能力偏弱,理科、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人才整体实力较差,制约学校的快速发展。教师占教职工总数比例偏低,教师队伍中青年学术骨干人数、博士比例、高级职称比例偏低。大师级人才、学术领军人才、产学研合作领衔人才、国家教学名师等高端人才缺乏,全职院士、千人、长江、杰青等高端人才不足10位。高端人才柔性引进居多(院士13名,短期百人74名,青年百人5名),对学校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实力提升的贡献有限。人才队伍建设缺乏系统科学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人才工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人才引进学科分布不均衡、缺乏淘汰机制,现有引进力度依然难以有效引进高端拔尖创新人才。发达省份引进人才力度正在加大,对我校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构成巨大挑战。
    经费制约。明向校区征地和大规模建设,形成了巨大的债务负担;新老校区建设、重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引进、人才质量工程以及改善教职工福利与实施惠民工程等,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学校面临偿还债务和巨大资金投入的双重压力。与此同时,山西经济形势严峻,省财政以及与学校发展关系密切的行业企业都无法提供更为充足的支持,与发达地区及其他中部省份高等教育投入差距不断加大。经费不足将严重制约学校的快速发展。
    学科整体实力不强。大部分工科学科的总体水平都未能进入国内一流行列,接近国内一流水平的学科屈指可数。理科实力和水平还需要大力提升,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相对薄弱,新兴、交叉学科的成长点较少,实质性的学科交叉融合有待加强。重大研究平台、研究中心尚不能完全适应大团队、大项目、大平台建设的需要。学科结构体系的优化调整尚需加大力度,学科内涵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高被引论文数量、科研经费总量普遍偏低(2015年横向经费大幅下滑),解决国家和山西重大战略需求和科学前沿问题的原创性、标志性科研成果较少。理论创新不够,在标志性国际权威刊物发表论文数量、代表国家水平的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滞后,尚无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中心和实质性的国际合作平台;协同创新平台数量很少,建设进展缓慢;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尚在筹划之中。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薄弱,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不高。科学研究缺乏协同,聚焦不够,科技创新不够集约,效益低下。
    教育教学改革有待深化。高层次教改项目、教学成果数量少,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参与教改的程度不够;教改项目、质量工程项目、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存在“重申报轻真做、重硬件轻软件、重设备轻内涵”的现象;网络教学平台等先进教学模式、在线开放课程等方面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协同育人的联动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合力还未形成,教授上讲台的实效有待进一步提高,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机制还不完善;与企业、科研院所和国内外院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亟待进一步深化与创新。
    国际化程度进程较慢。目前留学生生源质量、结构与国内一流大学相比有很大差距,攻读学历的外国留学生数量偏少。与国外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科研机构共同开展重大国际科研项目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承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数量偏少。全方位推进国际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的工作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十三五”发展面临的机遇
    国家和山西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新机遇。“十三五”期间国家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推进科教融合发展,促进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全面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山西省将深入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山西行动计划,加快推进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改革,深化高等院校科研体制改革,围绕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组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实验室,培育支持新型研发机构,推动山西创新发展。作为一所省内综合实力突出、科研基础相对雄厚的高校,学校在参与国家和山西的创新发展中大有可为。
    国家“双一流”战略新机遇。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不断完善政府、社会、学校相结合的共建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合力支持的格局,各省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作为省内理工优势明显的高校,学校拥有相对完整的学科体系,学科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工程学、材料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化学工艺、材料加工工艺、采矿工程等重点学科在全国排名比较靠前,其余省重点学科在省内均保持优势地位,具备了建设一流学科的基础条件。国家战略与山西发展的需要,必将为学校冲击“双一流”带来新的历史机遇。
    人才引进与结构优化空间巨大。“十三五”期间学校教师规模将达到3000人,引进人才规模约千人,教师队伍约40%、教职工队伍约30%将实现新老更替,师资调控空间大且手段多样,优化结构、提升整体素质空间巨大。
    综合改革潜力巨大。深化综合改革是破解我校事业发展深层次矛盾与瓶颈的必然要求。“十三五”期间学校将推动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教育教学改革、科研体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资源配置模式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逐步推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全面综合改革将为学校发展带来新动力、新活力、新机遇。
    办学空间取得重大突破。明向校区占地2278亩,规划总面积82.1万平米,设计承载量32000人,已建成65.6万平米投入使用,目前明向校区还有南区部分存量土地及北区200亩土地可供建设使用,极大地拓展了办学空间,为学校发展带来了新的空间机遇。
    三、“十三五”事业发展指导思想、目标、思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国家“十三五”规划和山西省“十三五”规划目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落实党的高等教育方针。树立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理念,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全面提高创新能力,强化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推动内涵式发展,加快“双一流”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与素质,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提高办学质量;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为动力,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提升办学水平和整体实力。
   (二)发展目标
    学校发展总体目标:综合实力、国际影响力得到大幅提升,按照世界一流大学标准率先发展,进入国内知名高水平大学行列,把太原理工大学建设成为高水平、国际化、创新型的大学。
    “十三五”建设目标:本科生年招生规模保持在8000人左右,硕士研究生年招生规模达到2500人,博士研究生年招生规模达到150人;4~5个学科进入国内一流学科行列,1~2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教师总数达到3000人左右,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达到65%以上;培养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千人计划”及三晋学者入选者达到20~25名,国家青年拔尖人才、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达到30~40名;力争“十三五”末年科研总经费达到5亿元,其中纵向项目经费达到2亿元、横向项目经费达到3亿元;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数量达到200项/年,新增国家级科技奖励2~3项、发明专利1800项;新增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4项,国家级教学名师(或教学团队)1~2名,国家级精品课程(视频课程)5~8门,国家级规划教材10~15部;留学生规模达到500人,专任教师有海外访学研修经历人数达30%以上。学校综合实力到2020年进入全国前80名,到2030年进入全国前50名。
   (三)发展思路
    按照“一个主题、三条主线、两项驱动”的发展思路谋篇布局,以“双一流”为主题,提升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发展三个能力,以深化全面综合改革和实施战略工程作为两项驱动,加快建成高水平、国际化、创新型大学。
    一个主题即以建设一流学科、一流大学为主题。以一流的学术队伍、一流的科研成果、一流的教学水平、一流的学生质量、一流的学术声誉为标准,建设一流学科、一流大学。
    三条主线即发展以提升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发展三个能力为主线。适应国家和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学校长期形成的特色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实力,更好地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科技支持。
    两项驱动即以深化全面综改和实施五大战略工程为驱动,着力推动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教育教学改革、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资源保障与配置体制改革等五项改革任务,破除学校发展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全力推进学科攀升战略工程、人才培养战略工程、科技创新战略工程、人才强校战略工程、国际化战略工程,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四、主要任务
    “十三五”时期,学校将实施学科攀升战略工程、人才培养战略工程、科技创新战略工程、人才强校战略工程、国际化战略工程等五大战略工程建设。着力推动重点学科实力、人才培养质量、科技研发转化能力、拔尖人才数量和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为冲击“双一流”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实施学科攀升战略工程,提升学科整体实力
    围绕建设一流学科的中心任务,面向学术前沿,满足国家和山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行业企业重大需求,主动优化学科布局,调整学科结构,创新学科建设机制,巩固、强化学科优势和特色,推动学科整体实力提升。
    1.加快一流工科建设,协调理科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全面提升
    加快优势学科提升。重点建设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三个优势学科,把握山西省实施“优势学科攀升计划”的机遇,进一步提升优势学科解决重大学术问题、引领行业发展、承接大项目、搭建大平台、集聚尖端人才、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力争3个学科排名全部进入国内前10%,其中1~2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力争产生7~11名杰青或优青等青年领军人才,力争产生至少5个省级以上创新团队,建成1个及以上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
    加快传统特色学科群提升。加强已入选山西“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建设计划”的煤层气产业创新链学科群、煤机装备产业链学科群、能源与电气工程产业学科群等3个学科群建设,提高主干学科及支撑学科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装备研发等服务产业创新的能力。继续保持15个省重点学科、10个省重点建设学科、1个省重点扶持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力争4~5个优势学科进入国内一流学科行列,力争再获批5~6个省级优势攀升计划学科和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再建成6~8个校级学科群。
    加大理科建设力度,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加强理科与工科的交叉融合,组建学科群或交叉学科开展跨学科研究,加强固体力学、应用数学、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等特色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推动具备条件的理科与工科结合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博士点,增强学科实力,拓展学科领域。
    提升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整体水平。支持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亮点发展,分别形成几个有特色的研究方向,逐步带动学科整体发展。重点建设管理学科,加强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提高承接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加强管理学科与工科的交叉融合,积极参与学科群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和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及设计艺术学硕士点建设;鼓励管理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积极参与政府和社会活动,参与政策制定,发挥智库作用,提高学科声誉。
    2.优化完善学科战略布局,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
    主动适应国家和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别是山西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和发展新兴接替产业及建设中西部文化强省战略的需要,优化学科战略布局,引导优势学科与关联学科组建新的学科群,主动布局一批新兴交叉学科,产生新的学科高原。
    精心打造优势学科群。引导传统特色学科向现代煤化工、煤层气、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环保节能、新能源汽车、信息服务、物联网等领域拓展,促进传统学科与相关学科联合,发挥多学科协同作用,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引进和培养,积极培育和承担国家重大重点科技项目,着力解决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在化工与能源、材料及冶金、装备制造、信息与控制、水利与环境工程、土木工程等领域形成优势学科群。
    主动布局新兴交叉学科。抓住山西实施煤炭产业转型,大力培育非煤产业的机遇,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领域主动布局,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集成优质学术资源,产出原创性科技成果,不断孕育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
    3.完善学科建设机制,提高学科管理水平
    制订系统性的学科建设制度,完善学科建设机制,理顺学院行政、学院学术委员会、学科、交叉学科等要素之间关系,为学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探索创新团队、学术特区、高等研究院等有别于传统学院管理模式的学科组织模式,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推动各学科跨越式成长与发展;完善学科评估机制,按照国家学科评估标准,健全学科自评机制,逐步引入国际和国内同行评估,建立质量预警机制。
   (二)实施人才培养战略工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工作立足区域特色,始终以学生为中心,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深化招生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注重培养过程与毕业目标达成度的一致性,形成可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放眼全球视野,面向全国发展,造就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人才
    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多层次、多规格人才培养模式。继续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科技创新实验班、科教协同育人计划“菁英班”等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实践,严格选拔机制,创新教育方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更多具有工程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师”以及具有基础科学素养的尖端人才;推动国际和国内的校际交流合作,与更多海内外高校签署交流培养协议,增加优秀学生赴国内外学习的机会;加大对晓明研究室、晋豹车队、机器人团队等校内自发产生的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扶持,鼓励更多教师和学生投入类似的创新教育实践,培养更多有专长、有创新、有能力的优秀学生。
    5.稳定办学规模,优化招生结构
    在提高质量的前提下,保持本科生规模基本稳定,研究生占在校生比例有所增大,博士生数量有所增加;本科生年招生规模保持8000人左右,硕士生年招生规模争取达到2500人;博士生年招生规模争取达到150人。探索实施以学院或学科为基础的大类招生,逐步将招生权向学院延伸,推动学院自主招生,优化学生在学科、专业之间的分布结构。
    6.加强本科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
    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加强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积极开展专业评估工作,推动优势工科专业全面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评估认证,认证专业数量达到10~15个。加大优质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增加前沿课程与综合类课程,各专业凝练5~8门专业核心课程,力争“十三五”期间我校入选5~8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视频课程),10~15部国家级规划教材。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验教学和本科生实习经费投入,确保每个专业至少有2~3个固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完善国家、省、校三级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体系。
    7.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发挥好教师发展、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师培训的职能,以助教、中青年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为重点,完善教师教学发展机制,推进教师教学发展各项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专业化,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探索成立基础学院,负责本科一、二年级学生的教学管理,按照“先行试点、平稳推进”的原则,逐步实施大类培养工作;完善以学科大类平台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为基础的本科课程体系,集中优势资源,推进学科跨院协作,组建优秀教学团队。培养一支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教学发展队伍,在教学培训、教学咨询、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出台落实新教师教学准入实施办法,严格新入职博士上讲台制度,要求其必须取得高校教师资格、通过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课相关培训、助课、观摩优秀教学示范、接受导师辅导和试讲等环节才可上台授课。落实教学奖励办法,引导广大教师投入教学研究和改革的积极性,力争产生2~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或教学团队)。
    8.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理顺创新创业教育的体制机制,探索成立创新创业学院,调动教师全员参与,将创新教育与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和创业实践有机融合,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在校大学生的全覆盖,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落实“本科生实践动手能力提升计划”,推动实验室开放。建立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体制机制和服务平台,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支持和鼓励师生开展科技竞赛和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推动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
    9.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以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体系。以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为依托,形成学位点自我评估、自我约束的长效机制。全面建立以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及抽检结果为导向的导师绩效评价体系,使评价结果与招生资格、招生数量、质量监控措施有机衔接。按照“模块设课、分类选课”的指导思想,兼顾学术型、专业型、全日制、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需求,循序渐进推进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教材库建设。以省校两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为抓手,满足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环节需求,突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科教结合和产学研结合,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通过鼓励导师、研究生出国留学深造、设立双语授课课程、资助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等多个渠道,进一步加快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步伐。制订有利于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分学科、分类别的学位授予标准。
    10.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加强人才培养质量体系建设,通过课程评估、专业评估、教师教学评估、院系教学质量评估等建立和完善全覆盖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改进评教评学方式,通过效果评价、过程评价、诊断评价等评教系统优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探索建立学生的学业、能力和素质的综合性评价体系。
    11.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法制教育,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构建重点突出、载体丰富、协同创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建设创新性、高水平、示范性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完善大学生“生涯导航”教育计划实施方案,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形成“教师为主体,学工为骨干,学生能主动”的全方位长效育人机制。全面建成大学生成长发展九大服务平台。建成学生工作数字化平台,基本实现大学生教育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素质全面、专业过硬、结构合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三)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工程,全面提升科研实力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协同创新,加强各级各类平台建设,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推动政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大幅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为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基本形成协同高效的科研组织机制。这既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的有效手段和必然选择。
    12.稳步提升科研水平
    力争“十三五”末,年科研总经费达到5亿元,其中纵向项目经费达到2亿元、横向项目经费达到3亿元,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数量达到200项,新增国家级科技奖励3项、发明专利1800项;实现承担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山西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数量和成果转化数量同期相比明显增加;进一步开展与省内外行业领军企业的深度合作;力争获批保密资质认证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授权,启动军民融合科技发展战略。
    13.大力推进协同创新
    发挥我校学科和人才优势,积极联合各方创新力量,有效聚集创新要素和资源,围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争取山西省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建设项目的突破,为申报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打下基础,推动协同创新中心申报国家工程实验室;培育和认定6~8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实现协同创新的梯队化。打造开放式的科研格局,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和团队拓宽合作渠道,积极参与各类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到“十三五”末期,使协同创新成为我校科研工作的主要发展模式之一。
    14.推进科技“四大工程”
    聚集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发挥我校多学科交叉和人才优势,加强顶层规划和组织,构建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团队培育体系,探索主持重大科技项目的组织形式,扎实推进国家科技平台培育工程、国家团队培育工程、国家级科技奖培育工程和校级公共平台建设工程。加强对现有重点实验室的支持与管理,推动现有科研平台的升级,力争实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突破;积极组织力量承担山西省围绕产业链设计的重大科研项目,开放校内非实体科研机构的审批,培育与建设各类科研团队与基地。
    15.加强实验平台建设,增强平台支撑作用
    加强校级科研公共平台建设,成立测试分析中心与计算中心,促进资源整合、规范管理和开放共享服务,形成校院两级平台管理机制,全面提升校院两级研究测试硬件支撑能力;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形成通用分析测试平台和大型计算相结合的集约高效综合科研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各学科对高水平分析测试和计算的需求,有效支持教学科研活动,使之真正成为服务于科技进步、技术创新、资源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培育一批校级人文社会科学基地,打造服务国家和地方决策的智库平台。
    16.完善知识产权转移制度,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发挥学校多学科优势,与大型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与行业龙头企业建立联合研发实体,建立新兴产业技术开发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构建多层次的校企合作体系;研究制定符合学校办学特征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推进自主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实现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山西省科技厅共建创新实验室,为创业者提供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共享空间,提供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辅导,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降低创新创业成本和门槛,力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挂牌;构建规范化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积极参与专业化的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科研人员的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推动科技成果以许可方式对外扩散,鼓励以转让、作价入股等方式加强技术转移,加快我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支持校外研究院培养、组建专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团队;加强煤基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继续加强脱硫净化技术、绿色焦炭技术、煤基洁净燃料技术、煤矿高效安全开采技术、甲醇燃料技术、甲醇发动机技术等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服务,挖掘非煤领域潜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
   (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工程,构建高素质师资队伍
    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人才引育能力,提高引进人才数量和质量,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注重支撑和服务队伍建设,加快构建一支层次合理、结构科学、能力突出的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17.优化人才队伍规模结构
    适应人才培养规模需要,引进海内外优秀博士毕业生1000名以上,使教师总数达到3000人左右,教师总数达到教职工总数的65%左右;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65%以上;力争使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16%左右,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55%以上。
    力争培养中国工程院或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名、国家“千人计划”5名、国家青年拔尖人才10名、青年长江学者10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名;山西省“三晋学者”支持计划入选者9名、山西省青年拔尖人才15名、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50名左右。
    18.提高引进拔尖人才数量和质量
    根据学科布局、重点建设领域需求,科学调整引才计划,构建引才“一事一议”“一人一议”制度体系,加大投入,大力引进海内外学术大师和国际一流学者,力争引进院士、长江学者、杰青15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3~5名,山西省“百人计划”入选者50名左右,其中全职引进3~5名。
    19.完善优秀人才发展机制
    发掘和引进具有发展潜质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在学生培养、教学科研、业务培训、职务聘任和生活待遇等方面提供良好环境和有利条件,促使一批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加快实施优秀领军人才发展计划,结合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要,支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组建学术团队,开展重大项目攻坚。加快实施优秀骨干人才支持计划,选拔优秀中青年学者予以持续支持,使其潜心学术,尽快成长为本学科方向的拔尖人才。
    20.建设高水平的支撑与服务队伍
    加强实验、工程、辅导员、图书管理等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与管理,加强职业化培训,强化服务意识,建设一支业务精湛的高水平专业技术队伍;推进后勤服务队伍专业化建设,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倡导优质服务,稳定骨干队伍,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五)实施国际化战略工程,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完善工作机制,把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到全面提升办学水平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加速推进国际化进程,提高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推动人才招聘、科研合作、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全方位国际化。

    21.建立校院两级国际化工作体系
    建立并完善以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为主题,以学校为主导、学院为主体、学科为主力、学者为主角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新机制。学校成立国际化办学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建立校院两级国际化工作管理体系,制定国际化办学考核评价体系,将国际化办学内容列入学院工作业绩考核。
    22.构建教学资源国际化建设机制
    启动教学资源国际化建设机制,积极引进国际先进课程资源,加强全英文授课课程与全英文专业建设,力争到2020年拥有80门以上全英文授课本科课程。启动英文版课程大纲及课程描述建设。
    23.加快推进科研国际化进程
    制定相关制度和支持政策,构建促进国际科研合作与交流的管理新机制,搭建国际科研合作、跨文化交流合作平台,聚焦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打造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师资队伍、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优秀学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声誉的科研成果、整合组建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学术机构,加快科学研究国际化进程。
    24.完善学生国际学习支持与激励政策
    逐步建立与国外大学互通互认的机制,探索弹性学制和完全学分制,制订学生国外学习学分认可办法,为学生参加海外学习提供灵活方案。扩大海外学习奖学金资助渠道,对优秀学生海外学习提供支持。推进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战略,大幅提高在校生中具有海外学习经历学生的比例。积极培育和举办新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
    25.完善教师国际化工作机制
    修订完善教师出国学习管理制度,进一步优化手续,大幅提升教师出国学习比例,实现教师海外访学研修(三个月以上)比例到2020年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30%以上;完善教师出国访学研修考评体系,强化教师在外管理、出国研修中期报告、回国汇报等制度,建立学院教师考评结果与学院年度出国访学研修指标分配关联制度;实施教师外语水平提升计划;加大国际教师特别是国外知名专家学者引进、聘任工作力度,力争引进长期聘用外籍教师和专家120~150人次。
    26.改革留学生招生和培养模式
    制定留学生教育发展目标和思路,稳步扩大留学生规模,力争十三五末外国留学生规模达到500人,逐步建立符合国际学生需求的培养体系和方案。与国外高校建立留学生联合培养机制;探索留学生研究生学历教育学制改革,逐步探索建立与海外接轨的留学生硕士研究生教育学制;加强全英文和双语授课课程建设,建设一批线上线下留学生培养英文授课品牌课程,建设学校英文网站;建立留学生招生开放平台,积极争取国内外各类面向留学生的奖学金资源和项目,增加对留学生的吸引力。
    五、发展的保障
   (一)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提供强大动力和活力
    27.深化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是学校的领导核心,履行党章等规定的各项职责,把握学校发展方向,决定学校重大问题,监督重大决议执行,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保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完成。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必须坚持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保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坚持民主集中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集体讨论决定学校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分工履行职责。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依法治校,依靠全校师生员工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全面推进依法治校。以提高学校章程及制度建设质量、规范和制约管理权力运行、推动基层民主建设、健全权利保障和救济机制为着力点,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校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切实落实师生主体地位,大力提高自律意识、服务意识,依法落实和保障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在山西省和有关部门支持下,落实和扩大办学自主权,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探索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制度。探索建立社会参与学校决策、管理和监督的体制机制,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学校发展。学校依法行使办学自主权,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自主管理、使用人才,自主管理、使用学校资产和经费。
    健全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保障学术权力规范运行。积极推进和完善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等学术治理组织体系建设,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学术组织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完善保障学术机构和学术权力的配套制度,明确学术事务和行政事务的界限,规范职能部门的职权,健全行政权力的监督约束,严禁利用行政权力获取学术资源,保障学术权力的规范运行。明确校学术委员会作为最高学术机构的地位,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与组织机构建设,为学校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提供指导。明确学院层面学术委员会职责,结合校院两级管理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学院学术治理结构,厘清学院行政与学院学术委员会的权力界限。
    推进校院两级管理改革,探索校院两级分权管理。明确学院的教学、科研主体地位,科学划分学校与学院的职责,稳步推进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扩大学院人、财、物管理权限,充分调动学院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学院按照学校统一部署自行制定并实施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等规划,可根据学院类型、层次及学科专业的不同,在内部机构和岗位设置、办学规模、人事聘用、经费二次分配、教学科研设施配套等方面充分体现差异性,力求做到既分类指导又分级考核,有效激发学院管理活力。加强包括“三重一大”制度在内的学院内部规章制度的建设,提升学院自主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加强对学院自主权科学、民主、规范运行的监管。
    完善学校自律机制,依法接受政府和社会监管。规范和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和协调机制,合理划分和依法、依章程规范组织机构、部门单位的职责和权限。改进并规范决策程序,贯彻民主集中制,通过审议、评议、咨询和论证会等形式,完善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健全决策合法性和一致性审查机制、申诉评议机制和纠错机制。增强学校内部监督体系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规范与完善问责制度,依法接受政府监管和审计。健全和执行校务公开制度,保障师生员工和公众的知情权。建立健全绩效评估机制,构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28.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作为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中心环节,实现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课程体系改革为主线、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完善“专业与通识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基础与个性相结合、指导与自主相结合、课堂与课外相结合、国内和国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协同育人机制,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推动本科生招生制度改革,提升生源质量。探索“宽口径招生”改革。实施以学院或学科为基础的大类招生,逐步探索将招生权向学院延伸,发挥学院在招生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整合学校学科资源,精心设计专业大类划分,与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程同步启动专业大类招生,确保改革过程中生源质量稳中有升。
    推动本科生培养方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成立基础学院,逐步实施大类培养工作。完善以学科大类平台课、专业主干基础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为基础的本科课程体系。集中优势资源,推进学科跨院协作,组建优秀教学团队。加强卓越工程师培育计划、基础科学班、创新实验班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卓越工程师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创新型等多种人才,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推动专业教学改革。健全国家、省、校三级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体系。开展混合教学模式改革,丰富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网络课程,探索开展MOOC、SPOC等创新网络教学模式,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形成更多优秀教改成果并及时转化和推广应用。
    推动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依据社会需求、生源状况以及优势学科、重点学科的发展需要,开展分类选拔,优化硕士生结构。对于学术学位考生的考核,侧重知识结构、学术基础和学术潜力的考察;对于专业学位考生的考核,侧重实践能力、应用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考核。试点推行新的博士生招生模式。扩大学院及导师学术评价自主权,由学院根据考生报考材料,对其科研计划、科研成果、学术背景等进行综合评价。支持学院按专业设置学术团队或导师组,按学术团队或导师组进行招生。进一步提高硕博连读生在博士生招生规模中的比例,降低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人数和比例。
    推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学术型研究生一体化培育模式。在部分学院试点建立学术型研究生一体化培养体系,打破传统的本、硕、博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紧密衔接本科、硕士、博士阶段学习安排,探索本硕博直通培养渠道,使优秀的学生成为博士研究生的重要来源。改革博士生培养模式。进一步夯实博士生理论基础,细化博士生各培养环节的具体要求,完善考核形式,规范考核内容,充分发挥其在博士生培养中的分流淘汰作用。
    推动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开展网络教育方式改革,加强继续教育课程在线资源建设,推动远程、开放教育,扩展非学历教育受众面。
    29.深化科研体制改革
    实施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根据学校科研现状,对不同研究领域实施分类管理体制改革;结合学校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建立健全两级科研管理体制。学校着力于宏观政策制定,大型研究项目的组织协调,创新平台建设等工作;学院着力于团队建设、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绩效考评。两级管理相互协调,形成合力。
    探索科研组织方式改革。支持以研究需要为基础,不拘形式、灵活多样地大规模组建攻关小组、创新团队、实验室、研究所、创新研发中心等各类非实体科研机构,允许这些机构按需自主设立科研岗位,灵活聘用研究人员。
    实施科技奖励制度改革。逐步实施分类评价,按自然科学类、人文社会科学类、成果转化类三类实施奖励;增加对重大横向项目的奖励,鼓励科研人员承担企业行业重大攻关项目;突出质量导向,重视和提高对成果质量的奖励(如引用、ESI高被引论文等),引导科研人员专注研究,培育优秀成果,突出对重大科技贡献、优秀创新团队和青年人才的激励。
    实施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改革。建立符合科研规律、高效规范的科研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制度,制订和修订相关计划管理办法和经费管理办法,改进和规范项目管理流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完善科研项目间接费管理制度。健全科研项目和资金的审计、检查制度,完善科研项目和资金使用监管机制。
    30.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以现有人才队伍的结构特点和教学科研工作实际需要为依据,加强人才引进计划管理,科学制订人才引进分层标准和条件,扩大学院等二级教研单位的人才引进工作话语权,加大高层次领军人才全职来校工作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一事一议”制度建设,适度控制柔性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速度。优化在站博士后工作生活环境,扩大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规模。对引进青年人才尝试建立非升即转或非升即走的人才流动机制。
    建立人才培养综合支持体系。针对我校人才队伍结构特点,遵循人才成长和培育规律,制订人才分类、分层培养计划,进行精准支持。对院士后备人选、杰青、长江等高层次人才,实行免除岗位考核、鼓励学术自由,为高层次人才减压松绑;对杰青、长江后备人选等学术带头人,实行学术休假、学术交流经费支持,着力提升学术带头人的国内外学术影响力;对优青等优秀青年骨干,实行团队扶持、科研配套支持,着力优化优秀青年骨干的科研条件和工作环境;对教学名师等以教学为主的优秀主讲教师,实行海外进修、国内访学支持,着力提升优秀主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对引进青年博士人才,实行校基金资助和出国深造等普惠性支持,着力提升青年博士人才的科研创新能力。
加强岗位设置与分类管理。积极探索长聘与准聘、主聘与辅聘相结合的岗位设置与聘用制度,尝试实行“非升即转或非升即走”制度,设立流动岗位,吸引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科技人才来校兼职。以教师岗位分类为依据,建立校、院、系多级评价标准,确定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多维评价指标,实行同行、市场、社会、领导、学生等多元评价方法,运用年度、聘期、长期多种考核周期,实施过程、目标、标志性成果等多种考核方式,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以绩效考核评价结果为依据,逐步构建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等并存的收入分配体系。建立考核结果反馈制度,使教师明确自己改进的方向,更加有针对性的制订自己的职业发展计划,发挥考核的激励和鞭策作用,促进教师考核由奖惩性评价向发展性评价转变。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提高评审科学化水平,突出学院等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突出代表性、标志性成果等质量要求,清理非学术性评审条件,完善高层次引进人才、急需紧缺人才职称直聘制度。同步实施事业单位第二轮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促进人员合理流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学校办学效益。
    深化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以岗位设置和聘用为基础,以校院两级管理为架构,以绩效考核为依据,根据“优绩优酬、突出导向、分类指导、统筹兼顾、总量调控、两级分配、顶层设计、平稳过渡”的原则,由学校切块,学院实施绩效工资二次分配。
    31.深化资源配置模式改革
    按照“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原则,深入推进财务、资产、设备、空间等领域的资源配置模式改革,坚持以改革促优化,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助力学校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
    改革财务管理体制,建立适应学校新发展的财务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积极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全面实现财务信息化管理和“网上服务”功能;拓展财务管理功能,发挥财务管理在学校经济运行中的经济功能,为学校重大决策、防范财务风险,提供可靠、及时、有用的财务信息,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调整改革公用房管理机制。实行“分类管理、有偿使用、效益评价”的动态管理模式;以“房产资源调节费”的形式将公共用房的使用纳入全额成本核算范围,综合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手段建立公用房的自我约束机制,促进办学资源的流动和合理配置。建立会议室、报告厅、活动中心等全校性公共资源共享使用机制,实行统一管理调配。
    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使用机制。充分发挥测试与分析中心职能,建设若干高水平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改革建设和投资模式,形成配置合理、条件优良、功能配套、人才聚集、管理规范、先进高效的优质资源共用系统和共享机制。通过设立招投标管理中心,集中公开招标采购,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强化预算刚性,提倡调剂使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
   (二)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32.加强图书文献和档案资源建设
    建立合理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调整并稳定纸本文献在不同校区的分布,实现迎西、虎峪、明向三校区图书的通借通还,建立山西高教园区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在保障现有数据资源基础上,加大数据资源的采购量,力争增加ESI学科评价数据库、SCI回溯数据库、SSCI和A&HCI数据库、Nature回溯数据库等,采购外文电子图书20~30万册,增加建筑工程、采矿工程、机械工程、轻纺工程、艺术学科等专业数据库。加大纸质图书采购量,力争完成52.5万册纸本图书的馆藏建设规模。借助新的馆舍空间,扩大和提升图书馆服务功能,建立多功能的馆舍空间。
    加快档案资源建设与数字化工作。推进明向校区档案馆(校史馆)建设,统一档案管理体制,丰富档案资源,加快档案数字化,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
    33.加强信息化建设
    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完成数字化校园建设并实现向智慧校园的过渡,完善信息化建设的统筹协同和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无线校园网高质量全校区覆盖工程,建设高带宽、高安全性、高可用性校园网基础平台,全面推进以IPv6为特征的CNGI建设。全面实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科研、服务于管理、服务于生活的信息化系统,创新应用、服务、共享和协作模式,推动信息化应用的深入发展。
    34.加快后勤保障服务体系建设与改革
    建立“政府履行职责,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行业规范管理,部门依法监管”的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系,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有力支撑。发挥市场经济的主导作用,探索由市场决定的后勤服务价格体系。改善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提升安全、有效的后勤服务保障条件。有效整合现有后勤资源,完成新校区节能监管平台延伸建设和整体系统的扩容升级改造,逐步建立水、电、暖使用分类管理经费、分解到户、有偿使用的运行机制,建设节约型校园。加强后勤信息化建设,提升后勤信息化管理和服务能力。切实解决教职工用餐、通勤车、休息场所等问题,不断提升后勤保障服务的精细化水平。
   (三)提升经费筹措能力,提供坚实资金保障
    35.多渠道筹集资金,以改革促收益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经费投入。通过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拓宽资金主渠道,最大范围地争取国家教育经费、科技经费、基本建设经费以及其他专项经费。争取国家重大项目支持,提高学校的科研经费总量,增加人文社会科学获取经费的比重。增加办学收入,提高独立学院和继续教育收入的比例。全面融入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落实财务管理主体地位,统筹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完善经营性资产的管理体制,提高校办产业收益。依法依规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确保资产经营公司实施市场化运作经营,努力实现无形资产有形化和经营性资产的保值增值;探索以产权为资本,以资产经营为手段,走出一条经营性资产管理的新路子;探索创办学科型公司,为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服务创建平台,形成有实力的校办产业;完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强化国有资产宏观管理,完善资源有偿使用机制。
    成立教育发展基金会,完善基金会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基金会吸纳社会资源的能力和实施项目支助的能力。加大校友会工作力度,发挥好校友资源的作用。形成渠道畅通的校友信息反馈机制,关心校友发展并与潜在的捐赠者加强沟通。
   (四)科学规划校区功能,完善多校区运行机制
    36.科学布局多校区
    科学谋划学校办学空间布局,统筹考虑办学质量和效益,探索不同校区施行特色建设,体现主体功能分类运行的规划布局;实现高度共享资源、集中优势条件、突出功能特色、提高办学效益的目的。在功能规划上既要体现主体布局思路,又要实事求是,充分考虑现状,不搞一刀切;在功能规划的实现步骤上,既要依照既定原则长期持续推进,一张蓝图做到底,又要循序渐进,不追求迅速到位。
    探索新校区体现现代大学新气派的气息特色,力争形成3~4个新校区建设新亮点,着力培养学科增长点,打造高校新区现代特色、理工特色、新兴特色的新名片。支持我校的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类专业,主动对接文化强省战略需求和智库建设需求,充分挖掘新校区办学资源,创建新载体、构建新平台。
    探索老校区体现百年老校厚重历史感的气息特色,注入新动力、激发新活力,以重点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为主线布局,力争形成3~4个体现“双一流”建设的新亮点,着力提升老校区的传承特色、高端特色和历史特色。支持优势学科优先发展、创新发展,培育科技创新平台、产学研基地、协同创新中心等,为创建一流学科做出贡献。
    37.完善多校区运行机制
    探索和实践明向校区管委会实体化运行的模式,统筹行政、基础设施、后勤保障、安全保卫等工作,提高对教学和科研的服务能力,提高明向校区的整体管理效能和保障水平,有效盘活办学资源,提高办学效益;探索迎西校区、明向校区与虎峪校区的特色发展和协同发展,结合我校实际完善多校区运行机制。
   (五)加强校园软硬件和文化建设
    38.注重校园内涵,打造一流人文品质校园
    坚持风格化战略,继续打造专属于太原理工大学的校园建筑风格——百年老校,现代气息,三晋文化,理工内涵。加快建设明向校区图书馆、档案馆等在建项目,加强监理,保障建筑质量,规划设计好建筑内部功能,使之成为多功能、现代化的文化空间。按照学科建设发展、教学模式更新、教育资源开放和现代人文需求等内涵要求,做好明向校区北区及南区部分存量土地的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重点考虑规划产学研中心、体育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学生公寓、部分教师周转公寓等设施。做好其余校区建筑、道路、场地、景观、绿化和水、电、气、通讯等配套设施规划和改造。

    39.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增强文化凝聚力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文化建设,以学校章程为基本遵循,树立太原理工品牌意识,营造具有太原理工特质的大学文化氛围,用文化引导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创新创业的活力,形成与人才培养相适应的优良学风、校风。
    塑造校园文化品牌,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开展“清泽”系列校园文化活动;“传承清泽年华”“魅力清泽”“清泽之春”等艺术与科技文化节活动。积极参加“挑战杯”“兴晋杯”“创青春”等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大学创业计划竞赛等活动。加强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官方微信微博建设。
    40.强化安全管理,建设平安校园
    继续深入平安校园建设,把握新时期校园安全工作的新动态、新特点,创新工作理念,切实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依法依规明确安全责任主体、监督责任主体。强化“安全管理网格化,安全教育课堂化,安全演练实战化,安全排查常态化,安全职责全员化,安全保障体系化,安全考核奖惩化”的“七化”建设,全面促进学校安全能力建设,实现安全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健全长效机制,保障学校安全稳定。
   (六)加强党的领导保障
    41.发挥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
坚持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把方向、管全局、谋大事,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学校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办学治校的能力水平。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健全完善党委全委会、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等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落实和执行。
    认真贯彻落实我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以一流党建工作引领学校全局,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统揽学校发展,为完成学校“十三五”目标任务提供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
    42.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
    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严肃党的组织生活,不断探索优化组织生活的形式和内容,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创新党务工作者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
认真做好大学生和青年教师的组织发展工作,培养造就一大批既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又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43.加强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干部选任、管理、教育、培训、监督、考核等机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干部工作环境,打造“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干部队伍,充分调动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强化党管人才的意识,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精神,建立人才工作责任制,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做好人才团结教育引导服务工作,在全校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44.加强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三严三实”要求,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和“一岗双责”,强化责任追究,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建立责任清单、问题清单落实机制,健全问责机制,真正做到以规范权力运行,真正做到依法确权、依法确责、依法制权。
    45.加强宣传思想工作
    认真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切实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强化干部思想理论建设。加强教学课堂、网络意识形态和社团等管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把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学校工作各个方面。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广泛运用新媒体,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对外宣传工作,提升学校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6.提高学校民主管理水平
    规范和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和协调机制,改进决策程序,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作用,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作用,发挥学术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作用,在全校广大师生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形成合力,保障学校科学决策、依法决策和民主决策。
    六、推进与实施
   (一)建立并推进“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分级分类的规划体系
    学校“十三五”规划分三个层面。学校总体发展规划,是宏观蓝图和整体构想,具有指导和引领作用;专项发展规划,进一步阐述学校总体规划的主要战略任务,作为指导专门领域发展的纲领,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与实施步骤,形成达成学校总体目标实现的工作路径;学院发展规划,围绕建设高水平、国际化、创新型的战略目标,根据已有基础和条件,突出各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的具体内容,为学校整体战略规划提供支撑。
    专项发展规划包括: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本科教育发展规划、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科技创新与服务社会发展规划、人才强校战略发展规划、国际化战略发展规划、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公共服务与基础条件建设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情报服务发展规划、大学文化建设发展规划、校园安全发展规划等。学院发展规划内容应涵盖相关研究所、中心、实验室等。
   (二)强化“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的组织实施
    校领导班子总体负责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职能部门、直属单位和学院是规划实施、评估、考核的主体。
    各职能部门和直属单位依据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出台促进发展规划各项目标实现的政策措施。
    学院负责人是本单位发展规划实施的负责人,依据学校“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各专项规划,确定分解指标,强化规划衔接,建立和落实目标责任制,制订本单位的“十三五”规划及年度计划,保障计划的可操作、可考核。动员本单位教职工做好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运用“目标责任书”等手段,强化对教职工的绩效管理。
   (三)完善“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管理的约束激励机制
    坚持“整体规划、分段实施、动态管理、及时完善”的原则,细化任务分解,明确责任分工,实行规划问责制,建立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实施信息实时反馈机制。强化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和跟踪检查,保障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各项任务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为发展规划的调整和修订提供支撑。实施部门和学院的目标考核,要重点考核发展规划中关键发展目标的完成情况,考核结果应作为学校对各实施单位主要领导奖惩的依据。应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总结各部门和学院在实施学校“十三五”规划中的有益经验,营造全校师生员工关心、支持和参与学校建设发展的良好环境。

 

版权所有:太原理工大学校长办公室 |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 | 邮编:030024